Tuesday, December 28, 2010

专栏:铁蹄下的金陵春梦

  铁蹄下的金陵春梦

  孟 静

  娱乐新闻在讲《金陵十三钗》的选角,不由想起我刚看到严歌苓这本书的情景。严歌苓是个高产作家,难得的是没有女作家坐井观天的小家子气,她的主角虽然大多也是女人,但都距离她的生活很遥远,需要运用一些想象力和考证,也不囿于个人的小情小爱。

  《金陵十三钗》本来早就要上马的,因为《南京南京》延期了,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片子,只不过发生在同一年同一座城。妓女、教会学校的少女、战败士兵、神父,自成一个小天地,有爱有恨有纠缠,最终一致对外,角度就比一味地展示杀人比赛巧得多。

  但看这本书的时候,我总会先想到另一本更早的作品——《1937年的爱情》,叶兆言写的,姜文一度也想把它搬上银幕,不知为什么没有成功。在文学上,这是一部比十三钗更有意思的故事,大受西方人推崇。

  40岁的教授丁问渔有点二,他在婚礼上被别人的新娘子迷倒,这新娘雨媛只有22岁,嫁给了当时最时髦的职业——飞行员。丁问渔不管不顾地开始了疯狂的追求,雨媛只觉得他可厌又可笑。奇特的是,随着丁的锲而不舍,周围的人从耻笑到动摇,这其中也包括雨媛的飞行员丈夫,因为丁问渔,他们的感情迅速地破裂了,飞行员也恰逢其时地牺牲了。

  日军一天天地逼近了,有门路的社会贤达们纷纷逃离南京,身为军人的雨媛不能走,丁问渔留下来陪着她,雨媛一点点地感动、软化。直到城破的前一天,雨媛得到了一天假期,说服丁离开南京,但他却让这一天成为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,也是最后一夜。雨媛跟随司令部的车离开了,而丁问渔,与贫民们一起等待屠宰。

  很有男版《倾城之恋》的意思,只不过白流苏的“倾城”是喜剧,得来了名分;花心的丁问渔却展示了男人在极端时刻比女人更浪漫、更纯粹的爱情。

  乱世情缘是我最爱看的一类故事,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不显得琐碎小气,反而有苍茫、壮怀激烈的感觉。尤其是抗战、“文革”时期,这两段时间人如鱼肉,丑恶频生,更显得真情的珍贵。《金陵十三钗》里也有情,浅尝辄止,更多的笔触表现两个女人的心结,没有“1937年”来得痛快。

  前不久看了一本新书《朱雀》,作者葛亮我在香港出差时见过一面,也是南京人,这书中有一段也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。少女在战前爱上了一个日本人,屠杀那天被日军轮奸,生下孩子后死去,这样血腥的故事不是女人喜见的。女人是希望世界倾覆前两个人也可以紧紧相拥着死去,而不是这样凄惨地一个人离开。

  所以,我还蛮怀疑《金陵十三钗》出来会是什么样子?张艺谋不是情感细腻的人,他以往的电影中涉及爱情的部分往往是情欲占了上风,像傻大姐说的“妖精打架”,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斗殴式的,没什么柔情蜜意,当然不会有丁问渔这种怜香惜玉的小资产阶级文人情调,男人收拾起女人来都是狠巴巴的,女人还起手来也是泼妇型的。至于女人间微妙的嫉妒兼理解的心态,他一个大老爷们儿估计就更不了解了,搞不好又是一个宣传铺天盖地,质量却平庸的大路货。▲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