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December 28, 2010

冷冻卵子……它可不是冷冻肉

  □庄靖

  随着上海将建 “卵子库”的消息传出,近日上海媒体上有关 “卵子库”的报道接二连三,其中不乏诸如“未来女性如暂不想生育可冷冻卵子”、 “冷冻卵子:剩女和职业妈妈的救命稻草”之类的欢呼。昨日晨报又报道说,英国某受精卵在冷冻11年后仍成功制造出了婴儿,让关注卵子库的人们更加相信了 “冷冻”的奇特功能。

  因为此前国内对卵子库的报道不多,所以笔者可以理解这几天里媒体对冷冻卵子这一新鲜事物的热衷,但是,这种热情而可能并不科学和全面的媒体宣传,却极有可能导致部分读者对冷冻卵子的误读。比如,很多媒体都写“三十岁左右但还不想生育的妇女可将自己的卵子冷冻起来”,说得非常轻松,事实上呢,冷冻卵子可不像冷冻肉那样简单——更何况大家也知道,冷冻肉没有新鲜肉好吃。与精子库不同的是,一位适龄男性贡献自己的精子,并不会对供精者造成多少生理和心理伤害,但一位适龄女性贡献卵子,首先就得考虑生理上的伤害。一般而言,适龄女性每月只能产生1-2个卵子,这个数目显然不够冷冻之用,因此,要想一次性获得多个卵子,就必须通过激素促排卵。女性服用激素的副作用之多众所周知,而使用激素促排卵之后的卵子质量、卵子提取和存放过程中的高风险、冷冻多年之后的低受孕率等问题,以及验证冷冻卵子受孕后的孩子的健康尚需时日的事实,都使得冷冻卵子只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,而很难全面铺开;只能是自己供自己,而很难要求他人来奉献。

  其实对医学界而言,冷冻卵子只不过是若干有待继续验证的医学手段之一,之所以能引起普通人的关注,除了确实可以帮到极少数无法正常受孕的女性之外,更因为它与时下的两大社会问题——职业女性为了事业推迟生育、所谓“剩女”人群持续增加——密切相关,而这两类人群恰恰不是通常意义上的“病患”。如果她们把冷冻卵子作为解决自身问题的途径,那她们真是大错特错了。在欧美,虽然冷冻卵子也是一个热门话题,但即使是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医学专家都明确表示:并不提倡那种没有任何医疗指征、仅仅是为了暂时不生育就盲目冷冻卵子的做法。就这枚“冻龄”11年的受精卵而言,专家们都表示这只是一个 “奇迹”——纯属巧合,无法复制。

  医学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福音,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无力承担某些女性“寄存生育能力”的希望。就好比医学专家可以研究出抗感冒或者抗艾滋病病毒,都是为了以防万一的,而不是告诉人们:随便去得个感冒或艾滋病吧,反正是有希望治好的!对每个人来说,处在什么年纪,就努力做好什么年纪该做的事情,这才是我们的社会和媒体应该提倡的。

  值得庆幸的是,近年来,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职业女性的真正榜样并非那些抛开家庭拖累的“女强人”,而是那些可以平衡家庭和事业的优秀女性。前不久,新晋奥斯卡影后桑德拉·布洛克被《人物》杂志评选为2010年“年度女性”,但人们似乎更关注她的离婚风波和收养儿子的举动。而在日本,《日经女性》杂志今年将年度“最佳女性”授予东芝公司主任研究员福岛理惠子,理由是“家庭、工作、女人,她把每个角色都做得非常好”。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鸟越俊太郎对此表示,生儿育女是男人做不到的,所以那种什么都不舍弃的事业女性,才是女性在社会角色中应该借鉴的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