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March 27, 2011

越来越多市民为逝者选择"生态葬" 海葬今年预订创新高

  东方网3月28日消息:据《劳动报》报道,亲友辞世后,市民大多会为其选择传统的墓穴安葬逝者。但记者昨天采访中发现,现在为逝者选择花坛葬、壁葬、海葬的市民逐渐增多。

   海葬今年预订创新高

  昨天上午,又有一艘进行骨灰撒海的轮船驶离了吴淞口码头,这是今年的第三艘“海葬船”。目前,全市已有21613位逝者骨灰撒向碧海,“我自寂然归大海,神州大地稻粱肥”,将有限的土地留给子孙万代。而已经预订今年海葬的还有1400具,创下新高。这几年,每年海葬的数字都以10%左右的速度增加。

  水上花坛葬已启动

  昨天,上海首个“水上花坛葬”在金山松隐山庄落成启用,循环利用、节地环保是它带给市民最好的礼物。

  池塘中央是洁白的莲花坛,底层是24瓣莲花叶,连接池岸与花坛的是刻有“百家姓”的石阶,又是葬又是景,美观大方。松隐山庄总经理陈雪妹介绍说,水上花坛葬只是一种景观葬的形式,她更希望大家关注到它的实质:不占空间循环利用。记者了解到,逝者的骨灰将盛放在可降解骨灰盒中葬入花坛,三四个月骨灰盒自然降解,成了真正的节地绿色殡葬。这种“水上花坛葬”每穴价格只有950元,而且面向的是所有市民。昨天,“水上花坛葬”刚刚启用,就有3位老太太当场付下了定金。陈雪妹欣慰地表示,“水上花坛葬”的推出也是为了适应市民越来越强烈的节地环保意识。今年3月,松隐山庄就有10多位葬家选择了占地面积很小的壁葬等,而以往一年也不过只有这点数量。

  壁葬咨询电话响不停

  昨天,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两天的咨询电话响个不停,咨询的都是关于节地生态墓的情况。原来,前两天上海首家大型节地生态墓区在海港陵园揭幕,33000平方米的面积计划可安置10万穴,比正常情况节约土地超过100亩。所有逝者的骨灰都放于环保可降解的骨灰筒中,深埋于生态节地墓区,或将骨灰安葬于壁葬,收费不足千元。浦东新区、卢湾区、杨浦区民政局首批与海港陵园签订协议,三区的低保家庭、支出性贫困家庭、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均被纳入公益安葬范围,特困对象凭所在区民政局出具的证明材料,可实行部分费用减免或全免。来电话的,都在询问相关的政策,有的甚至直接找上门来。